紅威媒體行銷 -- 如何利用Facebook做知識管理
正在加載......
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及網路開店案例
雲端主機及系統平台
經濟型設計:$30,000
豪華型設計:$50,000起
網頁設計知識+
我要諮詢
響應式網站
響應式網站案例
雲端主機及系統平台
方案一:$48,888
方案二:$88,888起
響應式網站知識+
我要諮詢
紅威手機app開發
行動app案例
平台功能及雲端空間
方案一:88,000元
方案二:150,000元
手機app知識+
我要諮詢
Facebook社群行銷
Facebook app開發案例
粉絲愛上您
部落客愛上您
Facebook知識+
我要諮詢
部落格行銷
口碑行銷
分眾平台廣代
SEO排名
Yahoo!關鍵字
我要諮詢
(02)27030860 /
0988362003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FACEBOOK社群行銷
FACEBOOK app開發案例
粉絲愛上您
部落客愛上您
facebook知識+
我要諮詢
如何利用Facebook做知識管理
● 什麼是Facebook
Facebook是在2004年由哈佛大學的本科生成立,主要的目的是要借用網路模式去替代傳統的通訊錄。自這個網站開通之後,在美國各大院校非常流行。起 初,只限於學校校園網路參與,所以每位使用者都要有個『edu.』的電郵地址才可以註冊;後來由於此網路大受歡迎,最終才開放到接受任何電郵地址都可以註 冊。此一改變不得了!像是我自從使用Facebook了兩星期之後,現在已經習慣上去看看到底有什麼朋友流言或放東西上網。此一網路使用的黏性,可能是Facebook能 快速擴張的最大原因。
● Facebook吸引人的地方
好友搜尋: 在使用Facebook的過程中,我發現Facebook有個很大的特點是其他的軟體做不到的!這特點是當您 使用Facebook時,可以在Facebook的『找朋友—Find Friends』去找朋友。如何找朋友?很容易!首先,Facebook會要求你輸入電郵地址及密碼,之後,Facebook便會透過你電郵的通訊錄去找 出您所有的聯絡人,然後發電郵給您的朋友,請他們去確認『您』的邀請;當您的朋友回覆確認後,您們就可以在Facebook上進行交流。此時,你會發覺, 一下子久違的朋友很快地都在身邊出現了,有點像在跟老朋友敘舊的感覺。
分享平台: Facebook另一特點是分享平台。當進入了Facebook之後,不單單只能看到自己朋友的情況,也可以去朋友的Facebook處加入朋友的『朋友』,而最終成為自己的朋友。此舉是一個真正的賣點,因為無論是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都可以透過Facebook而認識。從前玩網路Messenger的人,約有100個人在名單內便已經是了不起的事, 如今Facebook的出現,隨時有100人在Facebook內都不是難事。筆者個人認為,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自己的朋友既Facebook裡面遇見自 己好久沒有聯絡的朋友。 Facebook在社交功能上,除了有很強大的粉絲專頁之外,其實Facebook的社團功能也相當地實用與方便。不過,大家對於Facebook粉絲專頁與Facebook社團兩者之間的選擇,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將其當作同一種功能看待,實然兩者之間在用途上是 有很清晰地界定與區分的。
Facebook粉絲專頁: Facebook粉絲專頁主要是提供宣傳之用,你可以宣傳自己的企業、公司組織或者某一個名人。就是因為網路、行銷宣傳之用,因此,它是開放性質的,所有的網友都可以自由且不經審核地加入某個粉絲專頁的粉絲團之中,而粉絲專頁中的內容也是開放給所有網友(包括未登入Facebook者)來觀看。
Facebook社團: 但社團就不同了,舉個例子來說,好比某個大學的老師想要為一門課開一個Facebook社團,作為師生之間課程討論之用。因此,這個Facebook 社團內容僅供師生觀看,同時也只有師生才能加入此社團。有發現粉絲專頁與社團的差異了嗎?沒錯,就是權限的差異,粉絲專頁權限是全部開放的,但社團可以自己設定,你可以設定成開放性社團、成員審核制社團或者私密社團。因此,很適合社會上各類不同的人民團體來使用。
與Plurk做結合: Facebook可以結合Plurk,只要在Plurk上面發表訊息,Facebook就會同步發表訊息。
網誌功能: 並且Facebook也有網誌的功能,如何利用網誌做知識管理在之前就已經論述過,在此就不在討論。
遊戲: 最主要Faebook吸引人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群眾力量,因為Facebook上有許多應用程式和遊戲,我在想是不是有一種觀念,就是大家玩,我也跟著玩看看,感覺這樣比較時髦,比較跟的上別人,但其實自己也摸不着頭緒的,為什麼好玩或喜歡。
● 網路服務的混合使用:
Webcast+Plurk+Facebook 有了網路之後,學習的方式變得很不一樣,在家裡照樣可以透過網路直播(Webcast)來聽名人現場演講,網路直播缺乏線上討論工具,此時Plurk與Facebook正好派上用場。 例如可以將某人的現場演講放到Plurk上,此時Facebook也會同步發佈此訊息,我們就可以一邊聽演講,一邊看Plurk與Facebook上網友們的討論,聽完演講後,可利用用小畫家處理這些畫面,然後上傳到Flickr上,並作成投影片,以備日後演講或寫文章時參考,如下圖所示: 所以再此我混合運用了四種web 2.0服務,即是Webcast、Plurk、Facebook、flickr。我認為要精通web 2.0,需要歷經三個層次的磨練,第一是會使用個別服務,第二是會整合運用這些個別服務,第三是聚沙成塔,把社群中分散在各處的零星訊息,整合成方便易用的知識庫。